为进一步强化教师对学生心理危机筛查和干预工作的认识,提升教师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2023年11月28日上午,我校心理老师王芙荣开展了一次“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校长李昱辉、德育处徐婉迪老师及全体导师共同参加了讲座。
本次培训,王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从危机前的识别与预警、危机中的预防和干预、危机后的支持与追踪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危机干预是团队协助,需要校领导、相关科室主任、心理老师、班主任和导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心理危机干预流程说明中,王老师讲解了从心理危机发现,到危机报告,再到各部门积极响应协调配合,帮助教师明晰自身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流程中的作用,提升应对能力。
教师感悟
唐诗祺:本次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的知识与技巧。学习到了如何辨别和理解心理危机的迹象和症状;了解到倾听和关心他人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关键;学会了如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如转介至专业机构或提供适当的资源。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能够让我帮助更多学生渡过心理困境,重拾快乐和平衡。
许冬平: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发展迅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扰。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此外,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还需要与其他导师、心理老师、家长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等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持网络,共同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邵君安:这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而是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可能随时发生的。在本次学习中,我了解到倾听、关心和支持是很重要的,有时候,一句关心的话语或者耐心的倾听都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及早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求专业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些技巧在我未来的工作和与学生相处中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丁润杰:经过今天的“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培训后,我意识到身为老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预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务必要做好发展性、预防性教育,因为提前干预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避免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如果一日危机产生,也要“临危不惧”,根据心理危机程度判定等级,按照流程有序而全面地进行危机干预,竭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从细微处入手,多方联动,尊重生命,保护个体。今后,学校将继续结合实际,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有力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守护生命健康!